南海事件未了日本又要仲裁中国东海 海洋经济战打响

南海事件未了日本又要仲裁中国东海 海洋经济战打响

自民党将要求日本提起仲裁要中国停止东海油气开发

据日本共同社7月13日报道,该社引述消息人士13日透露,日本执政党自民党已基本决定将要求政府向常设仲裁法院提起仲裁程序,以使中国停止在东海进行油气田开发。

有关国际常设仲裁法院作出否定中国南海主张的裁决一事,日本官房长官菅义伟13日在记者会上表示:“裁决是最终结果。强烈期待(中国等)当事国予以遵从,有助于和平解决争端。”对于中国强烈反对仲裁结果,菅义伟表示:“认为中国应接受的日本的立场没有变化。

菅义伟声称,将通过15、16两日在蒙古举行的亚欧会议(ASEM)等国际会议表明日本的想法。他还表示:“为贯彻海洋的法治,将加强与相关国家的合作。”

南海事件未了日本又要仲裁中国东海 海洋经济战打响

中国南海千亿油气资源进行开发

我国南海有着丰富的油气资源,但七成蕴藏于深海,勘探难度极大。中海油宣布,“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日前在南海北部深水区测试获得高产油气流。此次发现,不仅证明了我国南海深海丰富的油气资源潜力,也意味着我国已基本具备深水油气开发的能力。据测算此次发现的陵水气田距海南岛150公里,测试日产天然气5650万立方英尺,相当于9400桶油当量,这是中国海域自营深水勘探的第一个重大油气发现。

中海油20年内把南海建成深海大庆

海洋蕴藏了全球超过70%的油气资源,全球深水区最终潜在石油储量高达1000亿桶,深水是世界油气的重要接替区。据测算,世界石油产量中约30%来自于海洋石油,2010年全球深水油气储量可达到40亿吨左右,深水油气资源开发正在成为世界石油工业的主要增长点和科技创新的前沿。

2009年,我国原油进口依存度首次超过50%的警戒线,石油产量已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增长的需求,日益凸显的石油供需矛盾以及由此引发的能源安全问题已成为遏制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

中海油表示,将在未来20年内投资2000亿元加大开发南海油气资源的力度,力争建成一个「深海大庆」。预计到2020年,中海油将在南海深水区建成年产5000万吨油气当量能力。

南海的油气储量,对世界石油市场有长远的影响

英国是一个“捷足先登”的国家。1987年2月,BP公司旗下的阿莫科公司发现了“流花11-1”油田,该油田位于香港东南方向300米深的海中,是目前南海发现的最大的油田,储量超过10亿桶。(注:目前该油田已为中国所有)据了解,康菲石油在越南的资产规模多达15亿美元。日本从上世纪70年代起就涉足南海的资源开发。最近几年,日本虽然陷入经济萧条,却没有阻挡日本石油公司进军南海的步伐。

2007年4月,日本石油公司投资5300万美元,启动了“东方”油田的开发,日本石油公司通过其子公司日本越南石油公司持有东方油田64.5%的股份。

日本石油公司和日本国有石油、天然气和金属开采公司在东京与越南石油和天然气集团公司签署协议,三方将在开发南海油气资源方面展开全面合作。

南海拥有惊人的油气储量,未来将是影响世界石油市场的一个重要杠杆,西方国家目的就是垄断世界石油资源,提升对能源定价权的影响。

南海事件未了日本又要仲裁中国东海 海洋经济战打响

张发景:南海仲裁背后是经济问题

南海争端从地理位置上看无论如何也与美国无关。但自从美国国务卿,现今的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提出重返亚太战略后,美国就开始干预南海问题。就美国的立场而言,其本身在南海根本没有领土主张。美国的目的其实明显就是为了封锁中国。迫使中国加入美国主导的全球次序。这也是美国常年以来“只干老二”战略思想的充分体现。

5年这个数字似乎与世界大战很有缘,两次世界大战几乎都是在经济危机最严重时期过后5年爆发的。当然,人类历史上的经济危机还多的是,只不过,从爆发世界大战的概率是来推测,经济危机最严重的时刻过去后5年至第6年这个时间段容易发生世界大战(纯粹是数字迷信,没有科学依旧,大事件的发生需要基础和契机)。

战争一直以来都是政治家们转移视线的最好工具。而导致政治家们需要依靠战争转移视线的又是经济糟糕。而且是那种无力回天的糟糕。如今,全球经济都陷入萎靡不振的状态,全球央行的救市政策其实也无非是拖延时间。一旦全球央行发现无能为力的时候,恐怕各国政府也会被迫采取旧手段。虽然第三次世界大战发生的概率很小,但也许已经近在眼前。战争对于经济的影响相信不用多说了。

南海事件未了日本又要仲裁中国东海 海洋经济战打响

南海仲裁案背后的经济学逻辑:真正的战场在这里

今日美国世界政治评论网站发表美国兰德公司国际防务高级分析员蒂莫西·希思的署名文章,标题为《南海争端是美中争夺优势地位的征兆》。文章说,在网络、贸易、美国在亚太地区的结盟活动等诸多问题上,美中两国争执不下,而南海争端成为美中诸多争端中最突出的一个。在这些问题的背后,是美中日趋激烈的战略竞争,其主要驱动力就是中国国力的迅速增强。尽管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但很有可能仍高于美国的经济增速,而这将使美中两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更为接近。西方工业国家占全球GDP的比例将萎缩,而发展中国家的比例则可能扩大。

美国如果不能以其经济充满活力的证据予以补充,美国实力的吸引力就会大打折扣。《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的停滞不前以及美国公众对全球贸易协定的不安情绪都是不祥之兆。

海牙国际法庭对南海领土仲裁做出裁决,而这只不过是美国导演的另一场货币战争而已,正如2012年中日钓鱼岛背后的货币战争一样。

2012年之前,中国、日本、韩国这三个美元储备大国,在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后,无法忍受美国多次宽松货币,使得外汇储备不断缩水,同时每年向美国进贡无数的铸币税,终于下定决心组建一个货币联盟,成立一个亚元,组建东亚自贸区。

南海事件未了日本又要仲裁中国东海 海洋经济战打响

日本不但和中国签订了货币互换协议,日本央行还准备购入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一旦日本央行储备人民币,这将是中国人民币国际化历史划时代意义的大事,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成功。

一旦世界上第一外汇储备国中国、第二外汇储备国日本,互相成为储备货币,那么必然大大降低美元的储备比重,那接下来美元在国际上将受到最重大的打击。

美国当时处于次贷危机后的紧急状态中,如果中、日两大美国最大的债权国抛售美元债券,美国必然爆发新的一次危机,而且因为中日货币互为储备货币,美国还无法通过印刷钞票来偿还所欠中日的庞大债务。

美国于是就采取了挑起中日钓鱼岛争端,来瓦解中日货币联盟,瓦解东亚自贸区。结果中国和日本在领土争端面前,谁也不会退让,于是中日货币联盟和东亚自贸区也就不了了之。

南海冲突意在瓦解人民币东盟国际化之路?

美国用了最险恶的一招,也最见效的一招,瓦解了东亚的联盟,重创了人民币的国际化,捍卫了美元的霸权。通过领土争端,是瓦解中国和周边国家结盟的最好方法。

在东亚自贸区被瓦解后,中国的战略转向了与东盟进行自由贸易,因为东盟是中国在亚洲最重要的战略利益所在。中国的战略经济利益有二,一是东亚,二是东盟。

而且这几年中国与东盟的贸易每年以百分之几百的速度增长,从过去年贸易额几百亿美元不到,发展到现在几千亿美元,最为重要的是,人民币在东盟地区的影响力太大了,很多东南亚国家都将人民币作为流通货币。

一旦中国的人民币在东盟国际化成功,那么人民币的国际化可以说成功了一半,将东南亚纳入人民币的范围,这是美国非常害怕的事情。

为了瓦解中国人民币在东南亚的国际化成功,美国又用了瓦解中国和日本的套路,挑起中国和东南亚国家的领土争端,只要中国和这些国家的领土争端越来越激烈,或发生一场战争,中国与这些国家的货币联盟、贸易联盟也就瓦解了。

这一招对于中国屡试不爽,对于亚洲国家也是屡试不爽,只要涉及到领土争端,任何一个国家的政府都不会妥协、退让,因为这涉及到国家主权。

南海事件未了日本又要仲裁中国东海 海洋经济战打响

李稻葵:中美之间真正的竞争在经济而不是南海

当今世界,各主要文明体都面临着乱象与危机。

本质上讲,世界上各主要文明体在进行一场竞赛,看谁能首先通过变革走出当前的困境。这一场竞赛的胜者将会是未来几十年乃至本世纪世界文明的领导者。

中美尤其如此。

中美真正的竞争不在南海、不在人民币国际化、不在TPP,而在于谁能通过制度变革,从根本上解决国内问题。

美国当前乱象纷繁:总统大选异常噪杂,街头和校园的群体性抗争不断发生。其基本原因是过去三十多年来全球化发展对美国社会的冲击。美国必须建立一系列基本的、高效的社会福利制度,以此来稳定在全球化进程中失意的社会群体。这就必然要求在全球化进程中受益的一群人,尤其是华尔街,贡献更多的税收。

美国联邦政府75%的税源来自个人所得税,但是个人所得税恰恰是美国收入差距拉大的一个重要来源,而不是缓解社会收入差距的稳定器。华尔街大佬的主要收入来源于资本增值,其税率仅为15%。与之相对,劳动所得的个人所得税税率动辄25%~30%,甚至更高,这显然是引发社会民众广泛不满的直接原因。

在崇尚高度自由和独立精神的美国社会,一方面有天才型的企业家,如比尔·盖茨和乔布斯等;另一方面,却是流落街头、失去亲情呵护和社会安抚的低收入人群。这部分低收入人群往往得不到正式的工作,因为他们长期酗酒、吸毒,难以逾越大部分用工企业所设置的验血要求。

政府必须承担起安抚医治这部分社会弱势群体的责任。美国的根本优势在于,法治深入人心。竞选的选情再闹、民众的抗议再广,一旦司法机构介入,社会各界基本是认同法院的判断的,这是美国经济社会改革的基石。

南海事件未了日本又要仲裁中国东海 海洋经济战打响

欧洲的情况与美国几乎相反,那就是超额福利,政府财政支出一般占到GDP的40%左右,而政府开支的一半是用于社会福利。欧洲的主体,除德国之外,需要进行大规模的社会福利体制改革。德国之所以今日经济在全球经济一片低迷中仍然坚如磐石,根本原因是上个世纪90年总理施罗德所推行的一揽子式的社会福利改革。

美国今天需要大刀阔斧的改革方式,扶持弱势群体,完善基本社会保障,缓解社会矛盾。反观中国自己,也有矛盾,必须直面问题、创新思路,必须提出新思路。这套新思路至少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精准调控的现代市场经济。这一点德国是老师。现代市场经济已经广为接受,成为中国政治经济思维的主流思想,但是必须要建立一套体制来精准调控。在这方面,德国、新加坡的经验尤其值得借鉴。

举例说来,在医疗制度方面,既要让药厂、医生、医院等主体的积极性被市场机制所调动,又不能完全让市场信马由缰,必须由政府精准地提出一套政策提供普惠性的基本医疗。

再比如说房地产市场,其行为基础应该是市场经济,从开发商到物业管理、住户、二手房交易等等,但政府的调控必须到位——既要保证中低收入家庭的基本住房需求,又要防止房价的大起大落。

第二,法制理念和体制必须生根发芽。这一点美国是老师。在美国任何重大的社会抗争,从白人阻止黑人上学,到黑人在地方法院遭遇不合理判决后的骚乱;从占领华尔街运动到戈尔与小布什的总统竞选之争,只要上升到法律层面并有司法系统介入,绝大多数民众都能接受。当今中国社会的法律基础还比较薄弱,舆论、道德、政治、人情都在阻碍着法律制度的运行。这就使得社会丧失了一个基本的“锚”。

第三,必须建立一群有理想的、受约束、被激励的执政精英。在此,新加坡是老师。执政精英必须有崇高的理想,这才能在社会上建立起公信,也才能从根本上保持其不腐败。同时有理想的执政精英必须受到约束和激励,必须让其业绩与其得到个人利益相匹配。光靠“讲理想”不可能长期可持续地集聚起一群执政精英;反过来,光靠制度约束和激励也不可能维持一群有理想执政群体。有理想、受约束、被激励并不矛盾。

如果中国的改革能在以上三个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中国将没有任何悬念地实现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的现代化,中国综合国力也将在全世界名列前茅,中华文明的号召力也将在全世界范围内再上台阶,中国的国际地位将会随之上升,中美当今竞争的格局将会彻底地改变。

本文为作者刘明野发布,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1959
0
0
发表留言

友情链接